劏房圍城:被遺忘的香港故事

「劏房在香港並不是新鮮的事物。在上世紀五十年代初,我還是個孩童,家住灣仔隣近修頓球場的舊樓,千多呎一層,共住了四伙,單是我家便有八個人,與其他三伙合起來共二十人,擠迫情況較今天的劏房更糟,全層只有一個廁所,沒有沐浴的地方。

提起孩童時的住屋情況,並非說今天的劏房算不了甚麼。其實,到了七十年代,只是三十年的時間,那時政府的建屋計劃,目標是要每個家庭有自己獨立的居住單位。目標日後雖未完全實現,但也顯示當時政府的決心。

今天劏房現象代表了甚麼?是政府沒有決心滿足巿民住屋的需要!是政府對房屋建設沒有長遠的規劃!是政府容讓「地產霸權」主宰房屋的供應!是政府沒有理解巿民對房屋的需要!最後,是我們的社會關心經濟發展大於社會發展!

但願我們的居住環境不要走回頭路。沒有生存和活動的空間,人的生命就十分貧乏。」
──〈序一〉周永新
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

「本書主編是資深的社會學學者,透過整理馬頭圍唐樓倒塌災難中受害者的經歴, 記錄及見証了慘劇所涉及的前因及善後的問題,反映現時有關舊區房屋政策與實際需要的落差和社會制度的疆化。本書的出版確保事件不會被社會遺忘……」
──梁祖彬
香港大學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教授、市區更生基金主席市區更生基金主席

「本書不單提醒我們一件差點兒已忘記了的往事,同時也帶引讀者從災民的經歷,以不同的角度去重新思考事件背後存在的種種問題。更重要的是,作者 在分析了政策的漏洞之外,還提醒我們需要深思人的價值、生活的社會邏輯。」
──呂大樂
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教授、智庫新力量網絡主席

「『劏房是房被劏,人也被劏!』貧民天天面對貴租、迫遷及惡劣居住環境,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,但政府卻無動於衷,漠視居民『被劏』的困境。感謝陳和順走訪災難受害人,讓社會感受貧民的血淚生活,為大家提供第一手材料深入探討問題所在及解決方法。」
──施麗珊
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區組織幹事

「三年了,窮人的居住環境不但沒有改善,反而劏房越來越多!高官住豪宅還要僭建,窮人住劏房,無家可歸者還要被驅趕!本書讓我們重溫馬頭圍道45J的香港故事,反思他們的不幸遭遇,究竟是人為疏忽,還是『意外』──沒有人需要承擔法律責任?」
──張超雄
立法會議員

「三年時間過去了,筆者心中仍有多個疑問未能找到答案。三年下來,香港劏房的數目只有越來越多。三年下來,筆者只看到香港最弱勢的社羣不單越來越多,情況更越來越苦……」
──任國棟
九龍城區區議員



|  目錄 |

 

序一/周永新
序二/施麗姍
序三/張超雄
序四/任國棟
作者序

01 港式豆腐渣工程:另一個香港故事
童媽媽:家,不再是安全的地方
童媽媽:最年輕的死難者
高敏:「塌樓前,他還在埋頭苦讀……」
死因研訊(一)
死因研訊(二)
死因研訊(三)
Cindy:最幸福的時候…… 
Cindy:法律責任vs道德責任?
樓宇安全的空話
羅生門@馬頭圍
劏房過客

02 馬頭圍七十二家房客
湯婆婆:馬頭圍七十二家房客(一)
湯婆婆:「政府哪有幫過我呀?」
小梅:馬頭圍七十二家房客(二)
人間有情
官僚(一)
官僚(二)
官僚(三)
事後災民

03 尋找自己的社區
何伯:拆屋,心痛!
何伯:社區適應……
賠償?
囚徒困境
市建局是地產商?(一)
市建局是地產商?(二)
Narayan Das:我們一家遇見了天使(一)
Narayan Das:我們一家遇見了天使(二)

04 原區安置,貪得無厭?
吳先生:「大陸才會的,怎麼會在香港發生呢?」
吳先生:冷漠香港人
吳先生:無良業主
原區安置,貪得無厭?
誰願發痛失家園的「死難財?」
「原區安置」的價值和意義
就只有經濟邏輯
生活的社會邏輯
土地和空間不是商品
社會制度的正當性

05 特首來了?還不走!
馬先生、馬太太:特首來了!
馬先生、馬太太:還不走?
災民與傳媒
災民與教會
災民與議員
誰在妨礙救助災民的工作? 
李先生、李太太:進退維谷的雙非家庭
李先生、李太太:好政府、壞政府
李太太:生活的幸福感

作者跋:他們的故事,就是香港故事

 


|  作者簡介 |

 

陳和順,美國威斯康星大學社會學博士,香港理工大學高級講師,活躍於本地公民社會,並經常在《信報》和《經濟日報》撰寫時事評論,長期關注各種社會政策和民生問題,近年尤其關注貧富懸殊的問題。2010年和2011年間,曾任特區政府中央政策組非全職顧問,現為「香港公平貿易聯盟」主席和政策智庫「新力量網絡」副主席,曾出版《十年回歸,十年盤點》(合編)。

 

書籍資料 

 

作者:陳和順
出版社:印象文字
出版日期:2013-3

港幣定價:$68


系列:Value in Press
ISBN:9789624574586
頁數:166
大小:170*21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