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好照顧,好好活著:照顧者保守身心的30個溫柔練習​

 最神聖的照顧,始於最誠實的自我善待

一本寫給「總是先照顧別人者」的生命指南

 

本書融合信仰與心理學洞見,從身體、心靈、關係三個面向著手,引導讀者重新關注身體訊號、覺察內心低語、在創造中找回活力,並學習建立健康的人際界線。這既是尋回生命節奏的起點,更是一段溫柔擁抱自我的療癒旅程。

 

書中設計的三十個微練習,將自我關懷化為具體可行的小步驟——從練習呼吸、沐浴晨光、放鬆塗鴉乃至改變思考習慣等,這些不帶負擔的生活片刻,正是讓生命重獲平衡的契機。當我們在付出與自愛之間找到節奏,終將領悟:真正的照顧,從不需要以掏空自己為代價。

 

假如你……

.照顧家人多年,早已分不清「他」和「我」的需要

.在服事中感到枯竭

.認為「自我照顧很奢侈」

.內心有把聲音說「我撐不下去了」,卻不敢承認

——這本書正是為你而寫!

 

當疲憊成了日常,當堅持只剩麻木,

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「應該」,而是「可以」——

可以休息,可以不夠完美,

可以在照顧別人的同時,也好好照顧自己。

 

.伺候病人服藥時,也記得喝一杯水潤潤自己的喉嚨。

.在候診室等待時,練習收縮和放鬆肩頸肌肉。

.每日睡前花數分鐘,回顧並寫下三至五項感恩事項。

.拉開窗簾時稍作停留,讓和煦的陽光溫柔喚醒身心。

.利用復健空檔,向好友傳送語音問候。

.對鏡中的自己輕聲說:「謝謝你選擇繼續愛。」

.在家中擺放盆栽,輕撫葉片,感受生命的躍動。

.熬湯看火時,拿出紙筆隨手塗鴉,放鬆大腦。

.「是旦啦,暫停一天,明天補上就好。」

.即或跟友人難以抽空實體相聚,亦可相約雲端共享咖啡。

 

當世界要求你不斷給予,這本書為你細選30個停下來呼吸的微行動。

 

 


|  目錄 |

 

 自序:當我成為照顧者

 

Part One 照顧者的生活日常

 

01 獻上身體─聖靈的殿與屬靈戰場

照顧者的生活日常,若追溯其源頭,竟始於一個看似迂迴的起點—練習照顧自己的身體。

 

身體練習:

見字飲水/家居健身/小寐時光/足浴養生/伸展肌肉/箱式呼吸/負重運動/覺察張力

 

02 守護心田─在聖言中的療癒之路

每位照顧者都需要鼓起勇氣,誠實地面對自己內在的掙扎與軟弱,如同謙卑的旅人,承認自己需要那份來自上天的更新⋯⋯

 

心思練習

改變思考習慣/自我對話/感恩日誌/暫停負能量

 

 

Part Two 照顧者的療癒日常

 

03 造化之美─照顧者的靈魂散步

生命皆有其定限,這種萬物共有的脆弱本質,能讓照顧者學會放下過重的責任負擔,坦然接納自身的有限。

 

默想練習

沐浴晨光/親親大自然/毛孩治療

 

04 巧手靈心─照顧者的心靈解方

在創作過程中,我們能暫時放下照顧工作的重擔,重新感受內在的創造力,找回生活的掌控感。

 

創意練習

放鬆塗鴉/釋放幽默/創作天地/沉醉音韻

 

 

Part Three 照顧者的關係日常

 

05 當愛人如己─自愛不是孤立的自我照顧

當照顧者面對軟弱、失敗和疲憊時,不必立即苛責和否定自我,反而可以懷著謙卑和恩典接納自己的不完美。

 

自愛練習

重拾自我之光/為自己畫一個圈/修復自身/為自己打氣/向自己道謝/毋忘初衷

 

06 各人必擔當自己的擔子─成為真正成熟的大人

當照護重擔變得難以獨力承受時,照顧者所屬的社羣理當主動介入,透過實際支持分擔重壓,這正是實踐愛的真諦。

 

界線練習

說一次「不」/是旦求其/生命的共鳴圈/鄧巴定律/回顧展望

 

後記:願你也被溫柔以待

 


|  作者簡介 |

 

李雋,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哲學博士、心理學哲學碩士。現為澳洲神學大學華人教牧神學院新約專任講師,主要任教新約希臘文、新約詮釋學及新約書卷。近年喜歡跨界研究,題目包括:聖經原文與漢譯聖經、心理視角與新約解讀、離散與身份重塑等。著有《原文嚼字》、《啟示錄的終末日常——最遙遠的異象才是你我的家鄉》、《譯有所得—— 細味加拉太書40天》、《繪本裏的45堂品格課》。喜歡透過面書及YouTube頻道「新約。聖經。希臘文」分享讀經心得。

書籍資料 

 

 

作者:李雋

出版社:印象文字

出版日期:2025-07

港幣定價:$108

 

系列:Vision in Press

ISBN:9789624576641

頁數:300

大小:150*210